創會人于凌波居士

于凌波居士簡介

  于凌波居士,佛教學者,河南省洛陽縣人,民國十六年(公元一九二七年)出生。生逢亂世,家道中落,十二歲喪母,依父以活。民國三十二年春在中學讀書時,時當八年抗戰末期,暴敵壓境,乃流亡後方,考入軍醫學校西安分校受學,三十三年秋季畢業,分派至陸軍基層單位任軍醫,戍守黃河河防。翌年抗戰勝利,渡河隨軍北上,戍守北平。三十五年國共內戰復起,隨軍入察哈爾,參加收復張垣戰役,及轉戰於河北平、津、保三角地區,積功升至少校。

  三十七年秋,在北平考入上海國防醫學院深造,三十八年三月,隨國防醫學院遷校來臺,畢業後服務於陸軍醫院及總醫院,歷任醫師、科主任。四十七年退役,繼而受聘為臺灣糖業公司醫務室主任。在此期間參公務員特種考試,甲種衛生行政人員及格。此後曾入中華學術院職業醫學研究所研究。

  民國四十九年,以讀梁啟超著《佛教與群治關係》一書信了佛教,以購佛書因緣結識得「菩提樹」雜誌發行人朱斐居士。由朱居士之引介,皈依於臺中太平鄉印弘茅篷懺雲法師座下,法名戒凌;復納贄禮拜於雪廬老人李炳南居士門下受業,修學淨土念佛法門。

  民國五十年九月,以受朱斐居士之約,赴獅頭山為閉關的會性法師醫病因緣,發願創辦一所為佛門四眾服務的醫院。後來因緣和合,他辭去原有的工作,在李炳老居士領導之下,由菩提樹雜誌對外宣傳,于凌波負責策劃推動,世界各地捐款源源而來,在臺中大里市的佛教菩提醫院也開工興建。建院之初先設門診部,為佛門四眾及貧民服務。在于凌波擔院長的三年多時間內,免費醫療貧民一萬七千餘人。到五十五年,一所現代化醫院建設完成,開幕之後,于凌波功成身退,辭去院長一職。

  于凌波信佛之初,勇猛精進,禮佛誦經,進境甚速,五十年開始撰寫《向智識分子介紹佛教》長文,在菩提樹月刊連載,五十一年印出發行,深受讀者歡迎,菩提樹月刊連印十餘版,臺灣許多道場相繼翻印。以後數十年間,東南亞、美加各地凡有華人之處莫不有此書流通。尤以一九八○年開革開放以後,大陸缺乏初機佛書,當時僅有陳海量居的《建設佛化家庭》、李圓淨居士的《佛法導論》、及《向智識分子介紹佛教》三數種書流通,後來各地紛紛翻印,數量在百萬冊以上,成為二十世紀後五十年流通最廣的傳道書。

  于凌波退出菩提醫院以後,感於佛教中人事糾葛不亞於世俗社會,他學佛之心由懈怠而退轉,終至離開佛教,重入紅塵,他在臺中開設普濟醫院,創辦開明高級中學、富臺幼稚院,參與社會各種活動,擔任臺中市議員,追名逐利,在五欲六塵的社會中隨緣沉浮,前後十餘年之久。直到民國七十年以後,他冷靜反省,他想:「我信佛,信的是佛陀的真理,不是佛教中的事相。佛門四眾,人人都信佛,人人都學佛,但究竟還是在信和學的階段,誰也沒有成佛,都是凡夫。既是凡夫,就有凡夫執著與煩惱,因此,佛門中的人事糾葛與社會人士沒有差別,也就不足為怪了。」

  他想通了這一點以後,終於迷途知返,自迷惑困惑的網中解脫出來,重回佛陀座下。此後他謝絕外緣,收歛身心,禮佛讀經,探究法義。以後數年間,他以讀經心得,寫出了《般若心經蠡解》、《簡明佛學概論》、《唯識學綱要》、《唯識三論今詮》等著作,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。民國七十九年兩岸開放,他自公職退休,回大陸探親,發現「十年浩劫」後的大陸佛教,寺廟殘破,經典文物蕩然無存。他是有「歷史癖」的人,他又發下心願,要蒐集資料,補充這一段佛教史上的空白。此後他結束了世俗事業,全力投入佛教文化工作。他每年一次或兩次返大陸,訪問佛教寺院,佛門人士,蒐集資料,數年之間,寫出了五冊近百萬字的《近代佛門人物誌》。

  民國八十三年,于凌波應美國「世界宗教研究院」院長沈家楨博士之邀,到紐約沈府作客。沈博士聘他為世界宗教研究院研究員,委託他研究海外佛教發展的過程。此後數年間,他足跡遍及美國、加拿大各大城市,及東南亞各國,訪問寺院社團、高僧大德,蒐集資料,撰寫出《美加華人社會發展史》、《海外弘法人物誌》二書。

  同時,自民國八十年以後,于居士受請在臺北、臺中的佛學院所授課。最初是聖嚴法師邀他到農禪寺三慧修學院授唯識課,繼而在慧炬佛學會、慕欽講堂、華藏講堂、曼殊講堂等處開設佛講座。後來在中華佛學研究所、慈明佛學研究所、佛光山叢林學院、玄奘學術研究院、中華佛教學院、海明佛學院等院所授課,課程以唯識學一系論典為主。

  同在民國八十三年,于凌波居士捐資成立了「財團法人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」,基金會的宗旨為:

  一、促進李炳南居士之直接或間接受業弟子聯誼。

  二、舉辦各種文教活動及講座。

  三、刊物、叢書及視聽作品等軟、硬體之出版及發行。

  四、優秀清寒學生之獎助及蓮友之急難救濟。

  五、舉辦文化、學術工作之獎助、研究,並促進其之交流。

  六、舉辦其他與文教相關之各種公益活動或事業。

  至二十一世紀之初的十餘年間,其工作成果為:

  一、發行『弘法資訊』月刊,創刊來已出了一百餘期。

  二、舉辦學佛學講座,十餘年間已舉辦近二十次 (每次四個月 )。講過《般若心經》、《八大人覺經》、《唯識三十論》、《唯識二    十論》《大乘五蘊論》等大乘經論。

  三、與臺中市慈光圖書館合辦文化座談會六次。

  四、設置「李炳南居士獎學金」,委託中華慧炬佛學會代為徵文評審及頒發。

  五、印製佛教經典及初機佛書,普贈各方結緣。並委託佛陀教育基金會,運至大陸及美、加、東南亞各國分贈華人社全會寺廟社團。十餘年來,已印出了百種(每種三千冊),總數約三十數萬冊。

  六、自八十七年起,基金會推動「寄佛書到大陸專案」,在各方大德的支持下,七、八年來,往大陸寄運出兩萬餘件 (箱、包 )佛經通俗佛書。同時並與與大陸佛教寺廟及社團合作,在當地印簡體字的經典及佛書,普遍贈閱結緣,以促進大陸佛教的復興與發展。

  于凌波居士勤於著述,民國七十年以後,著作佛學書籍近三十種,其中由臺灣東大圖書公司出版的,有《唯識學綱》、《唯識三論今詮》、《釋迦牟尼及原始佛教》、《改變歷史的佛教高僧》,及四十餘萬字的《簡明佛學概論》。由慧炬出版社出版的,為《近代佛門人物誌》五集、《唯識學十二講》、《海外弘法人物誌》,及《曲折迂迴菩提路》四種。由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的有《美加華人社會佛教發展史》、《楊仁山居士評傳》、《唯識名相新釋》三種。圓明出版社出版的有《般若心經蠡解》、《人間佛陀及其基本教理》、《八大人覺經講記》、《唯識三十頌新釋》、《唯識二十頌、觀所緣緣論合刊》、《八識規矩頌講記》六種。慧明出版社出版有《民國高僧傳》一至四集。此外尚有《大乘五蘊論講記》、《百法明門論講記》、《佛法與生活》、《唯識與淨土》等多種。而其最主要的著作,則為獨力編纂一百八十萬言的《二十世紀佛教人物辭》,收錄二十世紀佛門緇素人物一千六百餘人,於二○○四年由佛光山文化事業公司出版。

  近十餘年來,于凌波居士每年返回大陸一、二次,朝禮天下名山,如東南西北中五嶽、佛教四大道場,三大石窟及各地叢林寺院,旅遊兼以蒐集資料。他足跡所到之處,東至普陀山,西至烏魯木齊,南至廣東羅浮山,北至大同、五台。二十世紀之末,年屆坐七望八之年,仍每日工作十餘小時,著述、講學,南北授課,從不懈怠。誠所謂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埋首於佛學研究中,不知老之將至。 

于凌波居士著作年表

世俗雜學:醫學、史學、文學方面著作十餘種從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