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老師德相

李炳南先生傳略

孔德成 口述

王天昌 筆記

  李先生,本名豔,字炳南,號雪廬,法號德明,別署雪僧,以字行。山東濟南人。世居城內卷門巷,積善世家,已歷三百餘年,詩書相傳,簪纓攸續,城中父老咸知李氏第宅。先世自明代以還,多為武職。其尊翁壽村公,好禮尚義方。

  李先生生於前清光緒十六年庚寅(西元一八九○年)之十二月初七日。自幼穎悟好學,諸經子史,循次誦讀。及長,兼治岐黃,且好劍術。對古文詩詞,興趣尤濃。吟詠推敲,屢致忘食。

  民國肇建,研習法政,熱心教育,曾與濟南學界人士組成通俗教育會,且為會長。民國九年,李先生主管山東莒縣獄政。目擊牢房湫隘,垂憫囚徒,即謀興革。紆折五年,重建監舍,炳煥寬敞,設施完善。又倡德化重於刑齊,加強獄中教化,俾囚徒改過向善。

  他崇尚儒學,宅心厚道。舊曆年除夕前,與囚徒約定:欲返家同家人團聚過年者,悉可返家,但須年假結束時回監服刑。囚徒因而返家過年者,十之八九。獲知此事均為之擔心不已。豈知沾此雨露之囚徒,年假未完,一一回監服刑,未有不歸者。山東法界及輿論界翕然心服焉。

  清代咸同以還,莒縣久無兵事。民國十六年至二十年間頻遭亂禍害,他適在莒縣,挺身周旋其中,以保全民命。城危之際,縣知事棄城而走,謠傳四起,秩序混亂,他於緊急中率領城內警力,日夜巡邏彈壓。或偕人縋城說敵,或親自勸阻犯軍。十七年四月,大盜謀襲莒城,知事北去,縣府無首;他聯合機關首長,地方土紳,組織臨時縣政委員會,搶救難民,以待軍援。十九年二月,軍閥倒戈,占據莒城,頑抗中樞,相持半載,民食殆盡,人命不保;他在艱彌厲,深感弭兵之本乃在戒殺護生,遂決定終身茹素,不復肉食。

  莒圍方解,他獲得淨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所設之蘇州宏化社寄贈佛書,如《學佛淺說》、《佛法導論》等,即欲皈依佛門。又三年,往蘇州報國寺參謁印光大師。二十三年,莒縣重修縣志,翰林莊陔蘭(心如)先生擔任總纂,禮聘炳南先生為分纂,負責纂修「軍事、司法、金石、古蹟」四類。越三年事竣,莊先生遂薦炳南先生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任職,不久即晉升為主任祕書。

  二十六年七月蘆溝橋事變後,中央政府遷經武漢,再往重慶。炳南先生隨奉祀官府輾轉入川,遷住重慶西郊歌樂山,結廬林間,以所居命名曰「猗蘭別墅」。後來,日本飛機不斷濫加轟炸,我國軍民死傷無數,其所居幾遭土石掩埋,他仍奔走於硝煙彈雨間,賑濟災黎,發揮同胞愛、慈善心。

  三十四年八月,日本軍閥無條件投降。明年,中央政府遷都,奉祀官府亦隨政府遷回南京。炳南先生住南京奉祀官府三載有餘;其間曾陪同本人三返曲阜謁廟,惟以公務繁忙、交通不便,他僅一返濟南故里探親。徐蚌戰後,神州易幟。三十八年夏,奉祀官府遷來臺灣,他亦隻身浮海來臺寓居臺中。初居自由路,繼遷和平街,後則寓於正氣街,未曾離開臺中。公務餘暇,即向友人晚輩弘揚佛理。

  炳南先生之研習佛學,始於早歲任職山東莒縣時,即已受南昌孝廉梅擷芸老居士所影響。梅氏掌秋官於魯省,精邃內典法相之學,於大明湖畔成立佛學社,講授法相宗。炳南先生聽而悅之,故從獄政,格外施仁。後來皈依於印光大師,並得印祖賜號德明。七七事變前,莊陔蘭先生亦於佛學有所指點。抗戰後,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太虛大師在四川弘法,對炳南先生之人生歷程,受莊先生影響最深,除指導入佛門徑,其對中國學問之方法、古文之研究,乃至為人處事之道,均受賜莊先生。

  三十九年與董正之等居士籌組臺中市佛教社,手訂社風十條,旨在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積德求學,深信因果。又定社務凡三:講演儒佛經典,集聚念佛弘法,興辦文化慈善事業。四十一年,他在蓮社開講佛學。以後每週講經,率以為常。四十六年建慈光圖書館;四十八年,建慈光育幼院;五十二年,建菩提醫院與菩提救濟院。五十九年,設明倫社。自四十六年至七十三年,先後在霧峰、豐原、太平、員林、水湳、東勢、鹿港、后里、卓蘭、沙鹿等地成立佈教所,宣揚佛教。

  慈光圖書館之國學講座與佛學講座,尤為社會人士所稱道。此二講座於五十年十一月,每週六晚間由炳南先生親自講授禮記、論語諸經及佛教經典,聽講者多為中部大專學生與社會青年。偶亦應東海大學、中興大學、中國醫藥學院之聘,講授論語、禮記、詩選、內經或佛學諸課程。往日,晝理案牘於奉祀官府,夜弘儒佛於講壇道場;自公職退休,忙碌如故,弟子因其年事已高,常勸其安養節勞,他嘗曰:「一息尚存,不忍閒逸也。」炳南先生自奉儉約。所居正氣街寓所,為一平狹斗室,研經著述於其間,無往而不自適。食惟飯蔬,定時少量。衣衫非至縫補不堪,不忍棄之。弟子有奉束脩金者,悉以弟子之名轉為慈濟功德。二十年前,鄙意以為他當接受一年一度之好人好事表揚,遂向有關單位鄭重推薦,且已獲審查通過;他得知後,卻費盡唇舌,懇求務必設法除名,堅持不肯接受表揚。此即其默默行善之身教。近年他雖逾九十高齡,講經仍然音聲宏亮,毫無倦容。惟近來多食物中毒,體力稍弱;然講經未嘗或輟也。

  今年三月,他已感體力不支,十九日最後一次講經。四月十二日謂其近侍弟子曰:「我要去了。」次晨以「一心不亂」囑在側諸弟子。延至是日(四月十三日,舊曆丙寅三月初五日)清晨五時四十五分,吉祥臥逝。春秋九十有七歲。元配張夫人德馥女士,中道謝世。繼室趙夫人德芳女士,子俊龍,孫女珊、彤,均留居大陸,未能來臺。

  炳南先生西歸後,其所著作有「雪廬詩文集」、「詩階述唐」、「內經摘疑抒見」、「內經選要表解」、「佛學問答類編」、「弘護小品彙存」、「大專學生佛學講座六種」、「阿彌陀經摘註接蒙暨義蘊」諸種,其中「雪、佛、弘、阿」四書已出版。此外尚、有筆記、表解、韻偈等近三百種手卷。彙印全集,尚俟諸異日。

(轉載民國七十五年七月五日國語日報書和人)